上课时老师边讲课边吃糖果
留学生活离不开学习,这是他们在英国的“主修”课。正在英国南部的 路易丝学校 念商科A-LEVEL的朱卿卿说到自己初到英国的经验时特别深刻的就是在英国居然可以“这样”上课的:在只有十个人的教室里,上课是一件轻松自由甚至是一件很写意的事,老师不会正儿八经地给你照本宣科。一次有个英国同学带来了糖果,就在课堂上分了一圈,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都尝到了可口的糖,但这是在上课。最后老师就干脆坐在那个有糖果的学生身边,一边吃着糖一边给大家讲课。朱卿卿说她只是当时愕然了一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老师还是在认真地上课.尽管他吃着糖。和卿卿同在 路易丝 念书的张婕则说,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而且最重要的是解除了戒备心理和缓和了紧张氛围,这一点上是和国内很不一样的。“可是我们接受了,而且接受得很好。”
考了驾照 自由自在游英国
在 布拉德福特 念计算机的HND课程的刘汉川是住校生,学校的宿舍给每个学生有独立房间,设备一应俱全,每周的费用是40英镑左右,三餐须自己动手。刘汉川觉得这确实是锻炼了自己,但很浪费时间。不过住校要比住本地人家费用便宜一半。而且往往的乐趣也不少,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机会特多,逢年过节就约上好友包饺子吃,其乐融融。 另外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香志华就比较潇洒,他是自己在外租了房子住,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国内时已经考了驾驶执照,驾着自己的车子就可以到处走走,自由自在地看看英国这个岛国。他经常驾车去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地,和朋友一起吹吹风是很惬意的事情。
贴钱办《华人小报》过把瘾
张婕聊天过程中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她们学校的部分中国学生正在办一份报纸《华人小报》,并且在与校内的另一份同类型的报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她们也是编辑之一。这份报纸一星期出三次,每次出版时上面的新闻都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讨论热门话题。对这一点,他们感到充满成就感。 这份报纸用他们的话说是“留学生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业”,这份报纸是由一位同学出资办的,因为是打印的,英国的墨贵,所以特别耗钱。一个台湾同学家里是开墨厂的,知道这事就将家里的墨以出厂价卖给他们。这份小报能有今天全靠朋友们帮忙,就是采编团体也是靠着朋友们一个带一个的加入壮大的,小小一份报纸凝聚的是沉甸甸的友情。张婕高兴地给记者讲上“贼船”的经历:“开始是帮朋友,岂料一发不可收拾了,我就陷进去了!”虽然这是份并不赢利,可能还倒贴钱的报纸,可是这些学生的愿望是把它办得更好,成为一份全英华人都能看到的《华人报》。
苏珊娜日记—私人医师
英国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因此每个英国公民都有个人的保健医师,而且是免费的。留学到英国4个月以上的学生,同样享受这项福利。因此,我也可以从 GRANTHAM 的私人医师中选一个做自己的保健医师。在选择医师之前,要进行一些例行的检查。今天,我独自按约定的时间来到诊所。
诊所看上去并不现代化,仅仅是还算整洁而已。我拿着添好的预约卡去前台询问,被告知要在候诊室里等一会儿,等叫我名字的时候再进去。于是,我只好坐到候诊室里。看看表,已经过了预约的时间,这倒让我挺差异的,毕竟英国人的守时是出了名的。
这是间不太大的诊室,但是明亮、干净。只有一个护士。护士小姐拿着我的体检卡,不断的向我提问。“有没有心脏病?”“没有。”“有没有花粉过敏症?”“没有。”“有没有忌口?”“没有。”“父母还好吗?”“很好,谢谢。”“呃,我是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病症。”“呵呵,我明白。他们确实很好。”“酗酒吗?”“不。”“嗑药吗?”“不。”“很好。”护士小姐和蔼的说,“你结婚了吗?”“我?”我笑着说,“没有。”“那么,有几个孩子?”“我……”看着护士小姐认真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0个。”“呃,那么,有没有男朋友?”“啊!?”妈呀,去警察局登记的时候也没问这么多呀!护士小姐看我没出声,又补充了一句:“我是指有没有与人同居。”“没有,当然没有。”这回轮到护士小姐笑了:“呃?呵呵,LOVELY GIRL。”之后,测血压、身高和体重。就这样,体检就结束了。这种体检方式,真的是很有特点。真不知道医生通过这次体检结果能知道些什么,反正对我而言,仅仅是发现自己没有长高也没有变胖。
办完这些手续后,只要感到有任何的不舒服,都可以预约时间,见自己的私人保健医师。如果得了大病,根据医疗保险条例,病人将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总的来说,这是一项不错的福利制度。只是例行检查时的问题,最好还是因人而异吧!